收藏丽水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机版
官方APP

庆元县龙溪乡第一届浙闽乡际茶叶节
龙溪乡茶叶基地
龙溪乡毛竹基地
龙溪乡锥栗基地
  龙溪乡位于庆元县东南部,东、北接岭头乡,南与福建省寿宁县、政和县接壤,西接举水乡。全乡总面积44.5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4265亩,林地面积63041亩,辖行政村12个,自然村15个。2010年底全乡1298户、总人口4249人。全乡人均纯收入4012元。乡人民政府驻地西溪村。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浙丘陵区的龙溪乡,绝大部分土地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形复杂,山地起伏,相对高差大,从最低点西溪村海拔570米到最高点荡口村970米,相对落差达400米。整个地势特点是以交溪至西溪一线的狭窄河谷地带,地势沿河岸向两侧攀升,县道举下公路穿境而过。

  龙溪乡农业主导产业以茶叶,食用菌、雷竹,锥栗种植和稻田养鱼为主。2010年共有茶园2230亩,锥栗2583亩,毛竹2852亩,稻田养鱼2200多亩。全乡林业用地面积63041亩。森林覆盖率达85.7%。支柱产业以水电开发为主,已建成发电和正在兴建中的电站有6个,总装机容量3.3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度。

  龙溪乡旅游资源丰富,据省旅游资源普查,龙溪境内有一级景点西溪风山圣殿,“望夫石”,“人面石”,“转水瀑布”,西溪桥下的“石牛戏水”、马腿桥边的“饿猪盼食”、“爱在黄昏”,翘首远眺的“老鹰岩”,鱼川村的“垅桥”等旅游景点。另有二级景点后洋坑村永丰圣殿。

  近年来龙溪乡生态村创建工作初显成效,其中交溪村、后洋坑村、岙里村已先后申报生态村创建工作材料并获通过。交溪村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尽快发展经济,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同步目标。充分挖掘村内部潜力,使物质与能量多层次的得到利用,推进全村农业向规模、特色、无公害、绿色方向发展。完成了700余平方米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道路状况:投资1.5万元对全村露天粪缸、粪池进行集中整治,并对农户不符合要求的卫生厕所进行改建,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治理,在全村范围内建起了12只垃圾箱,进行垃圾集中处理,配备专职保洁员,每年清运垃圾2吨左右。 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管理,严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加强农业秸杆综合利用,以直接还田。到07年,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后洋坑村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制定了《龙溪乡后洋坑村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生态村的各项要求,把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休闲绿地、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重点规划, 投入资金,在康庄路的两侧、农户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建成户用沼气池16个,恢复了农村自然怡人、朴实大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该村还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布局合理、管理有序、道路整洁、环境优美。龙溪乡与农户签订“三包”公约,要求做到爱护绿化、洁化村庄、保护环境,发动在校学生,提倡“生态系列”活动,由学生来督促家长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坚持多管齐下的长效管理和维护,以营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陶冶群众的情操,提高农民的素质。
  “十二五”期间,龙溪乡将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 “生态村” 建设为契机,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的理念、良好的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建设生态优美、规划有序、文明进步的新龙溪。

龙溪乡交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龙溪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部,全村共有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户99人,总耕地面积69.65亩,其中水田面积57.65亩,主要种植水稻,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4943元。我村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把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尽快发展经济,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同步目标。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挖掘村内部潜力,使物质与能量多层次的得到了利用,在整体上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推进全村农业向规模、特色、无公害、绿色方向发展。
  近年来,该村在生态村建设中,主要工作有:
  1、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生态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面广,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村两委人员统一思想,以生态村建设为抓手,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为目的,经村班子研究决定,组建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结合我村实际,认真分析本村情况,讨论制定出工作计划,部署落实专人负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使各项工作按要求有序开展。
  2、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了使生态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我村注重宣传发动工作,利用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及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全村农户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带头模范作用,从我做起,形成讲卫生、讲文明、讲道德的良好风气,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上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宣传发动,村民对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形成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道路建设。要发展先筑路,道路建设是社会发展和生态村建设的硬件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村根据本村实际情况,结合“十百”工程建设要求,进行了规划,并分年实施计划,到目前为止完成了700余平方米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我村的道路状况,既方便了群众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4、环境整治。结合“双整治、双建设”的活动,一是整顿环境卫生,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农村生产,生活垃圾。露天粪缸和粪池的不标准一直是农村污染的源头而且根深蒂固,针对这一情况,我村投资1.5万元对全村露天粪缸、粪池进行集中整治,到目前为止已对全村露天粪缸、粪池进行改建和加盖工作,并对农户不符合要求的卫生厕所进行改建,二是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治理,在全村范围内建起了12只垃圾箱,进行垃圾集中处理,配备1名保清员,每年清运垃圾2吨左右。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通过技术培训,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和管理,严格控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加强农业秸杆综合利用,以直接还田为主,其次是畜禽填棚作肥料再还田。到2010年,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6、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统筹保险工作。为了改善农村部份农户因病致贫的情况,二年来全县开展了农村合作医疗统筹保险活动。我村积极响应,做好宣传发动,对一些不理解的村民,村干部上门做好解释工作,由村出资的部分,资金及时到位,使我村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户参保率达到98%以上。
 
龙溪乡后洋坑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后洋坑村位于龙溪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交通状况较差。全村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总人口216户765人,分为8个村民小组,2010年人均纯收入4289元。全村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农户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2%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8%以上。后洋坑村在创建工作中,主要做法有:

一、加强领导,组织健全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统一思想、加强引导,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商讨“生态村”建设的工作要求标准,并制定了《龙溪乡后洋坑村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签订了门前环境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平时做好绿化的养护工作,为搞好农村的绿化、美化、洁化,夯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村庄绿化、美化、洁化
1、按照生态村的各项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把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休闲绿地、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重点规划,为下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2、基础设施完善,2006年后洋坑康庄公路建成,全长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让村民的出行不再困难。2007年开工建设3条农田改造村道,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亮化,同时投资设垃圾箱20只,做到全村垃圾集中清运,根除了乱倒乱扔现象。
3、村庄绿化:投入资金。在康庄路的两侧、农户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恢复了农村自然怡人、朴实大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4、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我村农户主要利用柴禾、电、沼气等能源,目前已建成户用沼气池16个。
5、2010年后洋坑村是旧村改造村,结合村庄整治项目,计划于2011年底全面完成旧村改造项目和完成村庄整治,使全村环境美化,居民生活舒适,符合市级生态村建设标准。

三、完善管理,巩固创建成果
为了加强生态村的管理,村班子人员讨论了一系列管理为法,把相关制度落实到人,与农户签订“三包”公约,要求做到爱护绿化、洁化村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动在校学生,提倡“生态系列”活动,由学生来督促家长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坚持多管齐下的长效管理和维护,以营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来陶冶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和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我村认真贯彻招待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二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村庄布局合理、管理有序、道路整洁、环境优美。

龙溪乡岙里村创建市级生态村

岙里村位于庆元县龙溪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65户527人,分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5人,村党支部1人。在创建市级生态村工作中,该村工作的特点是:

一是加强领导,组织健全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统一思想、加强引导,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及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商讨“生态村”建设的工作要求标准,并制定了《龙溪乡岙里村生态村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签订了门前环境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平时做好绿化的养护工作,为搞好农村的绿化、美化、洁化,夯实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扎实做好村庄绿化、美化、洁化
1、按照生态村的各项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把道路硬化、绿化、亮化、休闲绿地、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重点规划,为下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2、基础设施完善。2006年岙鱼康庄公路建成,全长2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让村民的出行不再困难。农田改造村道工程已完工,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亮化,同时投资设垃圾箱12只,做到全村垃圾集中清运,根除了乱倒乱扔现象。2009年完成村内道路硬化600米。
3、村庄绿化:投入资金。在康庄路的两侧、农户房前屋后进行了绿化,人均公共绿地达15平方米,恢复了农村自然怡人、朴实大方、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
4、清洁能源利用普及率:我村农户主要利用柴禾、电、沼气等能源,目前已建成户用沼气池25个。
  5、村庄整治:2009年度我村被县农办纳入村庄整治规划,今年开展了以下村庄整治建设项目:
(1)道路建设。硬化村内中心路路面600余米;农田改造机耕路建设5公里,投资15万元。
(2)有线电视入户。完成19户村民有线电视入户工作。
(3)卫生设施及污水处理。改水改厕20户,新建公共厕所1座,垃圾收集池5个,建造垃圾焚烧房一座。
(4)环境美化。村庄周围种植绿化树木400株,修建花坛2个,安置路灯15盏。

三是完善管理,巩固创建成果
为了加强生态村的管理,村班子人员讨论了一系列管理为法,把相关制度落实到人,与农户签订“三包”公约,要求做到爱护绿化、洁化村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发动在校学生,提倡“生态系列”活动,由学生来督促家长要爱护家园,保护环境,坚持多管齐下的长效管理和维护,以营造优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来陶冶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和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我村认真贯彻招待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村域内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控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二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村庄布局合理、管理有序、道路整洁、环境优美。